日前,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关键点位后呈现反转走势,引发市场博弈。其中,“大行卖债”引起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债市博弈加剧。投资者在担心大行持续卖债的潜在影响和收益率下行之间寻求平衡。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债市底层逻辑并未改变,但需关注资金面波动和央行操作带来的市场扰动。
大行抛售债券
近期,大行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卖方。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大行是否持有足够多的债券用于出售。
一位债券交易员透露,目前大行持仓中可出售的债券数量不多,甚至出现大行卖券差点违约的情况。以某只10年期国债为例,其债券借贷成交量最近两天迅速攀升,成交量已翻倍,大行对该笔债券的借贷集中度也增加了近三倍。
从机构行为来看,农商行等接盘中长期国债,保险承接超长期国债,是主要承接大行卖出债券的机构。
债市博弈
8月6日大行出售债券引发市场小幅调整,随后央行进行的零元逆回购操作进一步增加市场谨慎情绪,债市陷入震荡,形成多空博弈的局面。
投资者一方面担心大行持续卖券对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担忧收益率持续下降,错失市场机会。
一位债券基金经理指出,央行希望债券收益率不要上涨过快形成做空预期,也不希望收益率下降过快,希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震荡区间。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底线可能分别为2.1%和2.3%。
债市格局展望
综合来看,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债市底层逻辑依然不变。但8月潜在利空因素增多,需关注资金面波动和央行操作带来的市场扰动。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债市环境仍然友好,但潜在利空因素可能加剧资金面的波动,且长债、超长债收益率已处于绝对低位,建议以票息收益为主。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认为,大行通过卖债等方式,释放出央行关注长端风险的信号。央行可能会通过时间换取空间,等待与财政配合的时机。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从当前时间点看,债市难以发生反转,甚至后期仍有货币政策宽松等利好因素,组合保持较高的久期仍是必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