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面的黄金分割股市里面,有两派传统的经典理论直接与黄金分割这个西方古代的数理文化有关。一是江恩的《江恩理论》及其扩展,江恩干脆称其为神圣的数字、主宰的数字。另一个是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及其扩展,艾略特描述其为大自然的奥秘。随着中国股市的产生与发展,这些将近一百年前的过时理论,也传到了中国。西方现代的一派经济学家在搞博弈论,并且因此有几人获得近些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股神巴菲特对博弈论非常不屑。理论界这两派走向两个研究领域极端的理论依然在博弈。经典理论一般认为未来可以唯一性的预测,但大师们也总是错;而博弈论认为这是随机性的结果,不可以唯一性准确的预测,所以用各种数学方法描绘未来的趋势。两派最高的理想依然都在搞股市的预测。但是,预测明天的股市如预测明天35选7彩票的结果一样,暂时并无准确结果。一些人学西方的股市理论,学的如何不太清楚,不过这个西方古代的神秘数字也就搭车跑到中国来兴妖作怪了。近代中国有非正统的民间理论流派《禅论》将西方经典的这些理论综合,用戏说的笔法进行了阐述发展。笔者虽然也写了两本股市相关的书籍,但在这里不谈股市,没证,属于散户一枚。因此在这里继续只谈文化,谈谈黄金分割这个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妖。黄金分割西方数理文化的发展鲁迅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诸葛近妖“,这个”妖“也非全是贬义,从另一侧面也在描述其厉害之处。西方现代的文化,依然不区分宗教文化与数理文化,但是,中国的现代文化是区分的,现在的主流文化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文化。西方数理文化的明确形成,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说算起,沿袭的是古代金字塔朦胧的数理思路。而随着西方的帝国兴替,西方数理文化被宗教文化所代替,隐秘传播了。这也中国古代的历史不同。中国古代的数理文化代表《易经》逐渐成为群经之首,其数理文化影响传播2000余年,直至近代其哲学方式被新文化运动批判。西方直至牛顿、笛卡尔、欧拉,重振西方古代数理文化,并演绎出现代的数学,导致西方上世纪初的数学、物理知识总量的爆发性增长。上世纪初这个时期,西方的宗教文化与数理文化并行,宗教文化依然占优;而如今数理文化略占优势。黄金分割的由来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黄金分割先说一道简单的数学题,a^2+a=1;这方程简单,求解。a1=0.61803398874989491;a2=-1.618033988749895;黄金分割就这么出来了。先提醒,当时可没有这个方程。西方古代先有分数,按西方提供的古埃及的纸草书的记载,那时候已有分数意义。但是,小数产生的时间很滞后,这样才导致产生毕达哥拉斯差点被根号2这种无限不循环的小数逼疯的传说。中国古代,从祖冲之计算π的方式可以看出,已经产生类似小数点的十进制用法,但是,当时没有现代意义的这个小数点,而且在数理文化中,当时叫循环,不叫进制。古代数理文化的循环可以包含各种进制的使用,但是数学进制是唯一性的,不兼容,只能转化。这个方程在古代数理文化中的意思是什么?a^2+a=1我们先研究一下太极兼容的数理内容之一。m+n=1,m和n分别是两条鱼。一些人看太极图是静态的、点对称的,这是错误的。古人描述了太极的动态和鱼的动态。那两条鱼,大小是变化的,而且是此消彼长,总格局是1。现在m=n^2,这什么意思,八卦变成64卦了。这个方程就变成n^2+n=1了。也就是,这个方程是m+n=1这个总方程的一个特解。这个平方,在东、西古代数理文化中意义重大,这代表一个发展过程的中道阶段。西方至今的平方和正方还是一个英语单词,这就是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沿袭。因此,利用太极、八卦、周易,你就求出来黄金分割了。中国古代的数理文化可以兼容、包含西方古代的数理文化,但是,反过来,就不成立了。当然,西方古人可能不是这么求的。因为当时一元二次方程还没有。简单还是不简单?简单的数学用到数理文化通常就不简单了,再一抽象、宗教化的描述,那就更不好理解了。如果这东西再是西方的,现代有些人就崇拜起来。数学从数学发展的历史而言,是从古代数理文化中脱离出来的一支,本身就象黄蓉一样有点邪劲,稍不留神,就像它妈了。这个方程有两个解,当时还没有负数这个概念,那么就剩下一个正数解0.618。注意,这是四舍五入的差不多的数。这数从来没有绝对数学意义的小数点式样的简单准确表达。也就是古人在没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情况下,发现了这个数,怎么发现的?那还得从画圆为方谈起。圆古人总用,中国战国时候的战车的轱辘就是圆的,但是,圆如果用尺来表达,这是当时技术问题。尺可以简单表达方,如何简单表达圆。你先别提圆的数学公式,当时没有。古人就知道,一根木棒栓一根绳子,绳头那头转一圈,圆就出来了。不用π,照样画一个标准的圆。这才导致规的发明。这就是古人化圆为方的技术意义和数学意义,当然最后导致圆周率的产生和圆的几何公式的产生。古埃及人提出了金字塔方案,也就是用正方或者三角的方式来表达圆。古埃及的密率是22/7,误差很大。别听鼓吹金字塔的精密程度超过现代,这无非是给忽悠出外星人找到借口罢了。金字塔本身没有妖气,是后人故意给它弄上妖气的。这样表达圆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它同时表达了另外一个”常数“。也就是4/π=1.27324这个结果。金字塔的底边长与高度的比就是4/π。这在数理文化中的意义就是数理兼容。先天八卦发展到周易,干的大事之一,就是用其他的数学方式,表达了平方的计算结果。古希腊人也干了这样的事情,要表达平方。他们采用的一种方式是几何方式。1.27324^2=1.618(约等),这就是古希腊人要表达的数理进步之一。当然,古人不是利用这种代数计算,而是利用的几何方式。4用方表达,π用圆表达,平方用几何方式表达(尺规作图三大难题中的两个,见昨天的连载)。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发现了这个奇妙的数学特解。他们发现,结果可以画出来,但是过程不可能全部使用尺规,必须有其他辅助方法。至少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应用了这个黄金分割的数字。巴黎圣母院后来西方发明了图表,发明的年代不详,发明人不详,用于这种平方计算。这种东西被隐秘流传,直至上世纪初,被江恩公诸于世。后世斐波那契数列和曲线也是黄金分割的另外一种表达,也被应用到传统股市理论的波浪理论中。黄金分割奇妙在哪?这个后世引申很多,基于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应用,随便说几个:(都是约等,找约等号太麻烦,不另外标注了。)0.618^2+0.618=11=1.618^2-1.618等等。。。。。。这些内容表达在西方数理文化中是什么意思?数理大一统!1在数理文化中代表整体、开端、单个的特征等等,而不仅仅是数字1。而中国古代用太极图、周易、五行表达了同样的数理文化意图,包含这些简单数理,可惜就是喜欢研究数学的太少了。古代研究周易的大师的数理文化方面著作至少几千本,而谈到其中的数的人,屈指可数,不超过两位数。这些本身就是这个数字的数学的性质,但是只要同时关联到1、关联到π,关联到平方,古代数理上就可以说所谓的一统了。只可惜的是,这些都是约等,1000多年后,欧拉搞出所谓的最美方程,欧拉方程之一。2.618与e(无理数,2.718)误差0.1,也就是接近这种所谓的完美,古人的误差是1/27。欧拉的方程就完美了吗?针对数理文化而言,没有!因为e是无理数,也就是所谓的最完美方程依然是约等于。只有e逼近绝对的准确值,才会越接近完美。面对无限,永远是数理文化大一统数学的痛!还有那个最大的质数是多少?数学家、数理学家还都在期待结果!你当这些古代的数学家都在好好的研究数学吗?他们研究的一部分内容是数理文化!而这其中的一部分是现代的数学而已!数学的妖气也就是数理文化的残余。待续。。。。。。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