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地图 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有哪些?

主要内容是:

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yan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③外籍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④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

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⑦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北京条约及天津条约的内容?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承认《天津条约》的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铺,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

4.允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5.将以前 被充公的天主教产赔还,法方在中文约本上私自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中俄《北京条约》

1.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土地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 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

3.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

4.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是:①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yan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③外籍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④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⑦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1860年签订了哪些条约?

1860年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步伐。

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8月14日,攻陷塘沽。再水陆协同,进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军在直隶提督乐善指挥下,英勇抗击。但清政府本无抗战决心,咸丰帝命令僧格林沁离营撤退。清军遂逃离大沽,经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通县)。

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军长驱直入,24日占领天津。清政府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议和。英、法提出,除须全部接受《天津条约》外,还要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增加赔款以及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清政府予以拒绝,谈判破裂。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9月18日,英法联军攻陷通州。

9月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展开激战,统帅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致使全军动摇,而遭败绩。次日,咸丰帝带领后妃和一批官员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令其弟恭亲王奕欣留守北京,负责和议。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使伊格纳季耶夫又向英、法提供了北京防卫的情况。

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

10月7日至9日,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法放火烧掉圆明园。

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北京城。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在清廷长期经营的圆明园大肆抢掠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并将园内建筑付之一炬。

1860年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步伐。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不列颠(英)帝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奕䜣作为谈判及签约代表。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另外,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地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最后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因为先后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在1858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第一次大沽口战役,清政府又被迫签定了《北京条约》,在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时,俄国趁机与清政府签定了《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增加了天津等十一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其他国家的人民可以来到中国人游历和传教等。此外,清政府还要赔偿八百万两的白银。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必须承认《天津条约》是有效的。给英国割让九龙司等地区。允许英国和法国招募中国工人,并可以出国。

《瑷珲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划分给俄国。乌苏里江往东的地区由俄国和清政府一起管理。且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能由俄国和清政府才能使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条约,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

第二次鸦片战争简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具体时间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简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佳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

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地图)

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史荣椿战死。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联军失利。清咸丰帝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承德。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联军发现清军将英法使节团多人虐待至死,遂决定报复中国之野蛮行为,及教训中国皇室以后不得蔑视英国及法国。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见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联军洗劫和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11月,沙俄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中国赔偿巨额赔款,丧失大片领土主权。

北京条约是最后一个条约。

山东第一个开放口岸?

近代山东省最早的通商口岸,不是青岛,也不是济南,而是yan台。

1861年,根据中英、中法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yan台被辟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城市之一和山东省最早的通商口岸。先后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在yan台山及其周围建立了领事馆、洋行等办事机构及众多别墅等。

如今这些领事馆大都改建成了博物馆和展览馆,陈列馆供游人参观。如原美国领事馆就成为了介绍yan台历史的博物馆。

清同治元年,yan台成为山东第一个开埠的通商口岸,英、美、德、法、日、丹麦等6国在yan台山上修建了领事馆、别墅、官邸等30多幢欧洲建筑。

瑷珲条约和天津条约的区别?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俄公使随英法联军舰队北上,抵达天津白河口外。

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地图)

英法向清政府进行军事威胁,美俄则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英法联军在美俄“调停”的掩护下,发动突然袭击,攻陷大沽口,兵临天津,京师震动。咸丰帝派人与侵略者议和。于6月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兵船和商船可到内河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士可入内地传教;外国可派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英、法两国还得到200万两白银赔款。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沙俄趁火打劫,于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定中俄《瑷珲条约》,侵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天津条约》的内容(要简洁的)?

1858> 清政府承认>有效

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准许华工出国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