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饿了么是阿里巴巴的吗
饿了么是属于阿里巴巴的,因为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被阿里巴巴收购了。饿了么主要的业务就是配送和订餐,从2008年到现在为止还是很受欢迎的,用户粉丝群体很庞大。
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美团外卖了,但是饿了么从下单到付款的程序相对来说比较的便捷,而美团支付的时候需要跳转第三方支付平台,所以还是比较的麻烦的。饿了么除了可以使用app下单以外,还可以支持微信小程序以及淘宝的饿了么下单,平台还是相对比较广泛的。
操作环境:vivox27,Andord5.1,饿了么2.1.1
拓展资料:
饿了么、美团的优点有:增强顾客的自主参与感,扩大市场,了解顾客。通过网络,餐饮企业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顾客调研,了解顾客需求,欲望和消费心理,满足个性化需要。
1."饿了么"是中国最大的餐饮O2O平台之一。公司创立于2009年4月。由张旭豪、康嘉等人在上海创立。"饿了么"隶属于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拉扎斯"来源于梵文"Rajax",寓意着"激情和能量"。公司始终将自己定位成一家创业型公司,充满激情,充满能量。公司秉承"极致"、"激情"、"创新"的信仰,致力于推进餐饮行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
2.美团网有着"吃喝玩乐全都有"的宣传口号。为消费者发现最值得信赖的商家,让消费者享受超低折扣的优质服务;为商家找到最合适的消费者,给商家提供最大收益的互联网推广。
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都在提升。
3.过去的互联网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移动互联网走到今天,解决的已经是便利性问题。便利和便捷是所有服务中最核心的因素。之前的用户对价格敏感,现在的消费者更愿意为了便捷去付费。比如用户今天会为了跳过看广告的时间,付费成为视频网站的会员。移动支付在逼着传统银行不断提升服务的速度和便捷性。在外卖领域,饿了么提出要30分钟送达,包括我们的食品安全保险,提供24小时理赔,你看到食品里有一根头发,拍张照片,24小时内就赔偿。
4.极速服务体验的同时,是效率的优化。这一年我用了很多时间关注公司的运营效率。因为成本永远是你的上限,必须不断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比如物流,我们会在一些高密度的区域,采用取送分离的新型配送模式,高密度区可以做到先从餐厅取完餐,放到一个配送点,再集中送出去。包括我们也在试验用无人机送餐。
5.这部分转化率带来的订单是不是能给平台创造价值?有些时候,答案是否定的。那些高营销比例、最后客单价在5-20块的订单,虽然转化率很大,但对平台伤害也大。所以现在已经不是一味看转化率的时候,更要看转化率背后的效益。转化率高,要高在那些高价值的订单、对于用户有价值的订单。
6.市场竞争一定会常态化。过去的竞争外界感觉激烈,是因为过去的竞争是显性的竞争。它跟补贴、折扣、优惠有关,大家看得到,而且实实在在相关,今天拿到15块钱红包,明天16块,后天20块,大后天25块。现在的竞争是企业内功的竞争,是效率、成本方面的竞争。消费者或者市场不是那么切肤地感受得到。
请问饿了么和阿里巴巴什么关系?
1、在2008年成立至今,饿了么已经单打独斗了10个年头,在第二个是10年里,饿了么要学会的是如何融入一个自成体系,于是饿了么选择了阿里这个大山。
2、虽然美团有腾讯的支持,但是饿了么和阿里的关系可以堪称是水乳相融,论紧密程度,美团与腾讯远远不如。以前是亲戚间的合作,现在是跟兄弟姐妹一起合作,这是饿了么副总裁钟宪文打的一个比方。
3、在阿里收购饿了么以来,几乎所有的高管都会提及一点,就是饿了么和阿里在企业文化上有着高度趋同。所以才有了这种兄弟姐妹式的合作关系,而两家企业成为一家人后,合作沟通的效率将要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阿里留不下饿了么CTO
出品 | 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 | 李玲
9月7日,媒体曝出前饿了么CTO张雪峰已从阿里巴巴离职,在9月第一周完成交接并走完流程。
在离职前的这近半年,张雪峰随着阿里对本地生活的调整,岗位几经变化。
2020年1月起,张雪峰在阿里内部的职位已调整为本地生活 科技 创新中心负责人;6月,张雪峰以饿了么首席技术官身份为饿了么100%上云站台;8月又被调任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助理。
对于离职一事,张雪峰9月7日向雷帝触网表示,“今后更多会陪伴家人,做点自己喜欢而过去一直没法抽时间做的事。”语言间没有任何不满也没有保留一丝期待。
事实上,除饿了么四名创始人汪渊、邓烨、张旭豪与康嘉外,张雪峰可以说是对饿了么影响最大的一位高管。
2015年春节,张雪峰正式加入饿了么。在此之前,饿了么的技术团队只有70名,张雪峰则是携程国际事业部的CTO。为了从携程把张雪峰挖过来,饿了么联创汪渊主动把CTO的岗位让出,张雪峰在担任汪渊的私人技术顾问不久后正式接棒饿了么CTO。
张雪峰微软技术出身,从微软离职后有过短暂的创业经历。当时他跟着前领导做教育,但在线下发展势头不错的教育,线上化却并不成功,他的创业尝试也就戛然而止。
在《张旭豪的彪悍与精明 独家揭秘饿了么8年45亿美元》中,张雪峰透露之所以决定加入饿了么,是觉得张旭豪和王兴相似,在补贴大战下,仍然保持着对技术的大力投入。对一个创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创业公司来说,技术不仅维系着平台的稳定,也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服务体验。张雪峰对技术的重视,是来自于职业素养的探底。
在张雪峰加入饿了么一年后,技术团队迅速扩张至接近1000人,订单量也得到突飞猛进。云栖社区博客里一篇关于张雪峰的文章中介绍,这一阶段,饿了么日订单从几十万增长到100万,又从100万增长到300万。
张雪峰不仅是饿了么订单增长的见证者,也是一手打造了饿了么巨量订单承接能力底层架构的功臣。
2016年5月饿货节,和阿里巴巴的合作让饿了么的技术短板暴露:当口碑外卖、淘宝、支付宝三方流量同时涌进饿了么,饿了么峰值高达每秒1.5万笔,系统瞬间被挤爆,张雪峰只能临时限流。尽管如此,饿了么当天订单仍突破了500万。
彼时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市占率相当(都约为40%),双方仍在激烈“缠斗”,百度外卖也在加码争抢市场。一方的系统故障,意味着将订单拱手相让于另一方。
维系峰值的稳定性,是发展和用户体验的双重要求。但问题在于,峰值过后,订单量回归常态。
当时的系统资源承接不了顶峰需求,但如果按照峰值补充系统资源,则除中午、晚间的点餐高峰,资源会被闲置,利用率低也不太划算。张雪峰于是将部分数据上云——IDC+云,在促销、特殊气候、或点餐旺季时切换到云,用云承接大部分流量。
高峰稳定性问题解决后,饿了么开始攻打白领市场,单量不久突破千万。
“今天,饿了么订单量仅次于淘宝和滴滴,与美团不相上下。饿了么这只耀眼的独角兽背后,是肩负巨大压力的张雪峰及其技术团队。”
不可否认的是,饿了么曾经是一家独立且极具想象力的创业公司,而张雪峰几乎见证了其狼性竞争力下的全部高光时刻。这背后的坚守,很大程度上与张雪峰为饿了么的投入程度相关。
2016年,饿了么开始布局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创新技术,张雪峰则成为具体的操盘手。当年年底,张雪峰从硅谷挖了数位技术大牛,分别以副总裁、高级总监等高管身份加入,负责饿了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设施、模型算法策略等关键技术团队。
在技术和人才的加持下,饿了么市场份额不断上升。2016年,饿了么的外卖市场占有率达36.4%位居第一,美团外卖以30.1%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二,百度外卖占比21.8%为第三。
转折发生在2017年。彼时饿了么开始被反超,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下滑,上半年交易份额比美团少了10个百分点。2018年4月,饿了么被阿里以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5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事情似乎迎来了转机。
但在阿里对本地生活的资源注入下,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不升反降。2018年上半年,饿了么交易额被美团甩远了23个百分点。
彼时,阿里本地生活公司总裁王磊立下Flag,饿了么的目标是至少占据50%的市场份额。但在2019年之后,王磊带队的阿里本地生活,开始避市场份额不谈。而据Trustdata最新数据,2020 年第一季度,饿了么加上星选共计拿下近31%交易份额,美团外卖则达到了67.3%,比饿了么高出36个百分点。
被阿里收购之后,饿了么后续的战略制定与宣布,很少再出现张雪峰这样原始团队高管的身影。而据 财经 涂鸦报道,本地生活技术的主导权给到了王磊极为看重的一员大将前口碑CTO李杨东。
颇为讽刺的是,饿了么原高管团队相继退出,团队决策权不断集中在阿里系高管手中,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却只退不进。
6月19日,饿了么宣布旗下所有业务系统、数据库设施等均已迁移至阿里云,上云后高峰期饿了么可以支持1亿人同时在线点单。
当时,张雪峰最后一次以饿了么首席技术官的身份发声。他称,饿了么上云从今年年初开始启动,2个月就完成了迁移工程,借助阿里云的AI算力和技术,骑手可以得到动态的最优路线,外卖能最快时间送达。“这对饿了么的技术进步是又一个关键的里程碑。”
这个里程碑代表着饿了么与阿里的加速融合,但对他而言,也意味着饿了么与原始团队的彻底剥离,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的。
参考资料:
独家|前饿了么CTO张雪峰日前已从阿里离职,任本地生活CEO助理仅1个月
张旭豪的彪悍与精明 独家揭秘饿了么8年45亿美元
饿了么四次技术进化的曲折路,记访谈张雪峰
饿了么被阿里收购了吗?
“2018年2月26日下午有消息称,3个月内阿里将按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全部股份,双方已签排他协议。阿里巴巴官方随后表示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饿了么方面则表示对消息不知情。但晚间,有阿里人士向部分媒体确认了收购的消息,未透露具体金额。”
2016年8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一起向饿了么投资12.5亿美元。2017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进一步增持饿了么。有媒体报道,接近饿了么高层的人士透露,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的个人股份“可能已经只有2个点左右”。而阿里系对饿了么的持股比例为32.94%,已取代饿了么管理团队成为饿了么最大股东。
昨日,还有消息称,阿里最终全资收购饿了么源于后者对赌失败,“饿了么和阿里签过一份协议,饿了么被要求在2018年3月底前实现盈利。”对此,阿里方面予以否认。阿里发布的声明表示,饿了么与阿里之间从来不存在所谓“对赌”一说。饿了么运行良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危机。
收购消息为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再添变数。
2017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在外卖市场份额上,合并了百度外卖的饿了么达到49.8%。美团位居第二。外卖市场已经变成了美团外卖对决阿里了。
在阿里不断加码饿了么的同时,美团点评也在去年10月宣布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300亿美元,融资由腾讯领投。
阿里收购饿了么按并购支付方式属于哪一类
阿里巴巴集团在 2021 年向饿了么收购了 14.6% 的股份,并获得了饿了么的董事会联席主席的职位。这笔收购的支付方式通常被称为股权收购,是指用股票或现金收购公司股权的方式。
股权收购通常是并购的一种,并购是指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的方式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并购分为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两种。股权收购指的是公司通过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来实现控制权的转移,而资产收购则是指公司通过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资产来实现扩张。
因此,阿里收购饿了么的按并购支付方式属于股权收购。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