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广告招商,广告投放联系seowdb

地震与防震减灾培训心得体会 (地震与防震减灾问题解答)

地震与防震减灾问题解答

你们对于地震与防震有什么样的疑问吗?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有关地震与防震减灾问题解答,还有就是地震与防震减灾的应急常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地震与防震减灾问题解答

1.地球内部结构如何?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什么是地震?

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3.什么是震源?

答: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4.什么叫震中?什么叫震中距?

答: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什么是震源深度?何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答: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

6.世界上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有多深?那些地方深源地震多?

答:1934年6月9日的印尼苏拉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公里

深源地震在环太平洋深海沟地区最多,我国东北部有深源地震、台湾以东海域有中深源地震活动。

7.根据成因可将地震分为几种?

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三类。人工地震有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水库蓄水引起的地震等。

8.何为构造地震?有何特点?

构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导致岩层断裂而引起的天然地震,与地质构造体系关系密切,多分布于地下5—30公里的地壳内。其特点是地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并且有重复性。构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

9.何谓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天然地震,火山地震的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震源深度不超过10公里。

10.何谓陷落地震?

天然原因形成的地下岩洞顶盖支撑不住岩层的重压甭塌形成的地震。

11.何谓地方震、近震、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为近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

12.震级为尺度,何谓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震级小于3级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大地震。

13.什么是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3倍。

地震与防震减灾应急常识

准备工作

做好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灾害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条件。

(1)家庭的安全措施

对大衣柜、餐具柜橱、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橱、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橱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橱、壁橱的门上安装合页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火源较近的地方。

做好建筑物检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顶瓦等)。

(2)紧急备用品的准备

饮用水;

食品、婴儿奶粉;

急救医品;

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现金、贵重品;

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每月召开一次家庭防灾会议

家里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避难场所、避难道路的确认;

学习应急处置救护的知识;

家庭成员的分工;

灭火器具放置场所的.确认;

万一情况下,家人的联络方法和汇合场所;

用火器具等的检查;

紧急用携带袋子的检查、放置场所的确认。

(4)建立平时邻里互助的协作制度

发生大地震后,会在很大区域内造成严重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时到达,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对有关地震、火灾和救助伤员等互助协作体制。

平时邻里之间应建立协作制度;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科学避震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了一定准备,震时又能利用预警现象,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预警现象:预警现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颤动、建筑物的晃动、强烈而怪异的地声、明亮而恐怖的地光等。

预警时间:可以逃生的时间。从感觉到地动到房屋倒塌,有大约十几秒的时间,只要你事先有准备,就可能利用这宝贵的十几秒钟逃离险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避震空间:废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间。不要以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条,室内有家具、物品等的支撑,废墟中总会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

应急注意

(1)震时是跑还是躲?

我国大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现象很短,由于剧烈地动,人们行动往往无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发现预警现象较早,则应力争跑出室外到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谓就近避震,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2)身体应采取什么姿势?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尽量蜷曲身体,使身体重心降低,同时,双手要牢牢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物体外而受伤。

(3)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沙发垫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侵入。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吸入。

4.大震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许多建筑物受到主震冲击以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太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些较强余震,尽管其震级小于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

搜索文档

防震减灾的标语

防震减灾日是几月几日-2017防震减灾日活动主题

防震减灾倡议书

防震减灾标语(15篇)

防震减灾标语15篇

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防震减灾疏散应急预案

防震减灾演练应急预案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热门】

《防震减灾》观后感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