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三个典型症状|老妈抗癌日记|食道必须好好保护
——
2月,妈妈查出食管癌,至今已过去快2个月。
期间做了两次免疫化疗,每个疗程21天。
从治疗方案到手术方案,因为疫情的原因,做了多次调整。
·
❶新辅助+免疫:
从胃镜检查发现鳞状食管癌开始,做了病理切片、胸部增强CT、Petct等,从影像学诊断,无明显转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
但根据肿瘤形态和大小判断:直接手术,并不是最佳方案。
表哥在长海专攻胸外,联络了食管方向的大牛专家,多方咨询,决定“新辅助免疫”先来一轮清扫,有针对性地缩小肿瘤,再通过手术解决重点问题。
‼️划重点:
国内对癌症早中期的治疗方案已经从直接手术,向「新辅助+手术」综合治疗方向转移。
新辅助用:顺铂+紫杉醇+PD1
出院带:升白针
·
❷生理:
化疗一定有副作用,但个体身体反应有所不同。
‼️建议:升白针视情况而定,抽血化验,确因白细胞减少再增补。我妈妈化疗期间一直坚持喝的RZLAAT免疫素效果还是不错的对提升血象,升白,改善食欲,提高体重,提高免疫力防御,对抗化疗恶反应表现,
‼️老妈对紫杉醇比较敏感,头发脱落的厉害。如果症状允许,可调整物结构。
·
第一个21天周期,妈妈的头发几乎掉落大半,很是心疼。她乐观自嘲成为“三毛流浪记”。
·
❸心理:
从发现,到接受,到治疗,
妈妈都很坚强、积极、勇敢,
比起来,我更像个时常需要安慰的小孩。
她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明明白白、丰富多彩:
公园散步、补充营养、舞队互动,
每个周末还给我们做一桌子饭菜乐享天伦。
她虽不像年轻人那么会表达,
却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何为活好每时每刻”。
·
❹战术调整:
原定上海胸科医院的叶教授做手术,却因疫情防控政策,得做出改变。
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相对确定,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临的长征。
·
❺手术:
两个疗程的新辅助后,按原计划手术。唯一不同的是,换了主刀的主任。
‼️手术方案:内窥镜微创三切口,将中段食管截除,将胃提到胸腔,清扫淋巴结,于颈部吻合。
‼️食管手术是胸科手术中难度系数较高的,手术前后近六个小时。术后恢复也极其关键。
看着老妈满身管道的推出手术室,眼泪夺眶。
·
抗癌对病人和家属来说,是苦涩且漫长的路途,是和肿瘤做斗争。
既是战争,就得有战略,还得灵活调整战术。
尽力理性,做好各项记录和保障支撑。
至于自己的情绪和痛苦,唯有自我消化。
·
“沉着冷静,不感情用事,不沉迷于自我感动,不唧唧歪歪,不漂浮在世俗的眼光中。”
——
推荐《恩宠与勇气》,抗癌心理必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