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通常是猪肉销售的淡季,但今年的生猪市场却“淡季不淡”。8月10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新发地猪肉交易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滚动显示猪肉交易信息的屏幕,上面清晰地展示着当天销售的猪肉情况,包括10家供应厂商信息、上市数量1402头,销售价格在23.0元/斤—26.0元/斤之间。耳边“乒乒乓乓”的切剁声不断,大厅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各个猪肉摊位上摆满了各种肉品,五花肉、排骨、臀尖琳琅满目,价格公示牌清晰地标明着各类肉品的价格。“要点什么肉?这五花肉比较肥的一斤14元,这种是16元的,更瘦一些。”顾客还没走到摊位前,就能听到老板热情地吆喝声。“今天准备炖个肘子,顺便买点儿猪蹄,还有炒菜的肉。”一位拉着小车来选购的市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来新发地买肉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但最近新发地的猪肉也明显贵了。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销售价格最高的排骨已经接近30元/斤,最便宜的前臀尖和后臀尖已经突破10元,达到了12元/斤。“最近猪肉价格确实涨了一点,主要是毛猪价格在涨。连续几年养猪一直在赔钱,散户基本已经不养了,市面上的猪少了很多,供给少了,价格就起来了。”说起猪肉价格上涨时,老板流露出轻松的笑容,“前两年猪肉太便宜,根本不挣钱,现在终于好点了。”
“最近生猪价格已经在10元/斤左右了,比之前好多了。”在黑龙江从事生猪养殖的老张说起最近的行情时,语气轻松。去年四季度,老张的猪场受到疫病影响而选择清栏。“那时候赔了不少钱,其实前两年一直在赔钱,当时就想着不干了。”老张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初自己也很犹豫是否继续养猪。“好在今年生猪市场明显好了起来,不仅生猪价格上来了,饲料价格和粮食价格都有所下降,养殖成本就降下来。这样的情况下,一头猪大概都能挣几百块。”老张表示,虽然已经有所盈利,但不会扩大养殖规模,只想维持现状。
卓创资讯监测生猪行业自繁自养和仔猪育肥理论出栏盈利均呈现持续上涨趋势。截至2024年8月8日,全国自繁自养盈利平均为833.65元/头,环比增加118.29元/头。仔猪育肥盈利平均为873.68元/头,环比增加98.03元/头。“生猪养殖盈利的提升,一方面是饲料成本持续下滑,以及近期受大场出栏计划偏少,散户惜售等价,叠加华南等地仍对省外猪源检查严格,大区外大猪存少需多,大区内猪源消化顺畅,导致猪价上涨。销售收入增加,成本增幅有限,因而带动自繁自养和仔猪育肥盈利环比继续上涨。”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邵瞧瞧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二次育肥已成为常态化,猪价下滑二次育肥趁机入场,对行情形成支撑。邵瞧瞧指出,猪价持续上行期间仍有部分二次育肥行为,其主因是因为近期市场大猪供应能力有限,部分贸易商采购120—130公斤猪源,饲料成本较低并压栏至140—160公斤出栏,仍有一定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