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0年英特尔将GPU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开始,八年来英特尔将核显这招玩得风生水起,在起初的探索阶段,也曾被人戏称为胶水封装,因为只是简单的将不同制程的处理器与GPU通过QPI总线相连,然后共同封装在一块PCB上而已。而为了与不带核显的处理器相区分,Intel将带核显的架构代号统一为Clarkdale系列,Intel HD Graphics,这就是英特尔核显的起步之作。包括当时抱持试验态度的英特尔在内,恐怕谁也没想到核显会走到今天这种程度。2011年,第二代酷睿处理器诞生,全新的Sandy Bridge架构终于将处理器与GPU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大幅提升了图形处理能力。核显进入了HD Graphics 2000和HD Graphics 3000时代,K后缀的高端处理器就配备了更强的HD Graphics 3000核显。而彪悍的HD 3000核显直接打败了当时的低端独显HD 5450。2012年,第三代酷睿处理器架构升级,核显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与优化,进化成HD Graphics 2500与4000,同样HD4000也是为K系列处理器量身打造,性能甚至领先了当时的GT520独显。而2013年的第四代酷睿处理器核显也开始了模块化的设计和生产,同时也更为细分,性能上彻底拉开了差距,其中最为强悍的也就是HD Graphics锐炬,大多数应用在了笔记本处理器上,性能已经接近当时的GT730独显。2015年,第五代酷睿处理器采用了Iris Pro 6200核显,第六代酷睿处理器的核显则是HD Graphics 500系列,而主流桌面酷睿处理器全部采用了HD530核显,2016年,主流核显随着第七代酷睿处理器的发布进化到了HD620、HD630,而2017年,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主流核显又升级到了UHD Graphics 630,一直到现在的第九代酷睿处理器。而最新消息显示,英特尔终于将带F后缀的九代酷睿处理器上的核显狠心砍掉了,其实高端的处理器搭配核显简直就是浪费,就谁会买了九代酷睿处理器还会用核显呢?除非你的核显能强过1080Ti,或者怎么也要强过RX590,或是1066?否则不如屏蔽掉,还能给处理器的使用带来点儿好处。不知道随着英特尔在独显上的布局,不知道还会不会走回从前那条分别生产带核显与不带核显两种处理器的老路呢?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