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周国家监总局再次发文,将店配备执业师的期限放宽到2020年,但仍强调新建店必须配备执业师。不过,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已具备执业师的店,却常常不见执业师的身影,空留一张《执业师注册证》于墙上,并未发挥“审核处方再拿”、“对病患者选购非处方提供用指导或提出寻求医师治疗的建议”等职责。“形同虚设”的执业师面临着注册率高而在岗率低的尴尬局面,挂靠租证、身兼数职的情况非常普遍。
调查
只挂牌不上班执业师普遍缺岗
近日降温,不少市民患上感冒。王女士在国大房(定福庄店)购买感冒退烧的时候,不确定自己正在服用的“白加黑”,是否能与将要购买的退烧“扑热息痛”同时使用,店工作人员含糊其辞地说“应该没问题的”。当王女士询问执业师是否在店的时候,店工作人员称自己也是师,跟执业师一样的,执业师“今天不上班”。
记者在店门口观察发现,多数市民进店购买品时间都在3分钟左右,往往是店店员推荐品后,消费者直接交钱拿离开。采访中市民表示,“听说过执业师,但具体做什么也不太清楚。”而在买过程中主动向执业师咨询的更是少数。
目前北京多数零售店企业均配备有至少一名执业师。记者走访了朝阳区的国大房、福瑞宏达大房,海淀区的德威治大房以及东城区的恒泰力源大房等十多家店发现,王女士遇到的情况并非偶然,常驻店内的是高悬于墙上的“执业师注册证”,而执业师却往往“真人不露相”。
在位于呼家楼附近的养生堂店,记者看到了墙上挂有“执业师注册证”,于是询问是否能向执业师咨询拿,店员称“执业师今天没上班。”在十里堡附近的百姓康利平价大房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面对记者“执业师什么时间来上班的问题”,店工作人员说:“你要问就去医院找大夫吧,我们执业师今天没来。”
在国大房(定福庄店),店员称“执业师上一天班休一天,今天休班。”而第二天记者再次来到该房,仍未见到执业师。德威治大房(花园桥店)的执业师则是“有时候来,有时候不来,不确定。”
处方随便卖师签字形同虚设
由于处方的风险较高,国家设置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零售店出售处方时必须由执业师签字确认。2007年起实施的《品流通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经营处方和甲类非处方的品零售企业,执业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和甲类非处方。此外,《处方与非处方流通管理暂行规定》也指出,处方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同时,执业师或师必须对医师处方进行审核、签字后依据处方正确调配、销售品。
然而在国大房,店员在没有处方单的情况下,主动向记者推荐了处方消炎。进店后,记者表示需要购买消炎。店员在推荐了两款非处方消炎后,来到“处方”的柜台前,拿出两款处方消炎,让记者自己挑选。而此过程中,记者并未出示任何处方单,且询问后得知,该店的执业师“今天休班”。店员表示,“这不是强制处方,可以拿的。”
随后记者表示自己肠胃不好,降火里最好不要有牛黄成分。该店员犹豫了片刻,拿出几盒对比了之后说,“不含牛黄……那太少了,是三分毒,对你的胃都不好。”最后,该店员也未能推荐一款不含牛黄的降火。
师供不应求店鼓励员工考证
《国家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店在2015年底前必须配备执业师,上周国家食监总局发布《关于现有从业师使用管理问题的通知》表示,由于执业师数量不足等原因,因此未来五年执行从业师过渡政策,有条件地延长现有从业师资格期限至2020年。
但据统计,北京零售店数量5233家,而已注册的零售店执业师数量仅为4240人。按照每家店一名执业师的要求,还需增加至少1000名执业师。
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执业师成了众多店追捧的“香饽饽”。
上月刚结束的执业师资格证考试中,全国报名人数达到了11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8万人,创开考以来人数新高。就北京而言,截至2015年10月31日,北京注册执业师5063人,较去年增长了439人。其中,品零售企业的注册人数最多。注册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在记者实际走访中看到的却是“执业师难得一见”的情况。
据业内人士表示,因为直接招执业师太难了,店往往鼓励员工考证,考下来的有奖励。
对话
很多店执业师证是租来的
对话人:某连锁店执业师杨女士
北青报:很多店虽然挂着执业师证,但见不到执业师,这是什么原因?
杨女士:原因很多。很多店里虽然是有执业师注册证,但有些是挂靠的,租了一个证,店里当然看不到真正的执业师在岗。
北青报:店一般从哪儿能租到证呢?
杨女士:医疗机构的执业师往外租证的比较多,因为像医院对执业师的证不是很看重,他们有一套职称体系。
北青报:除了挂靠租证,有些店是真正有执业师的,但还是会很难在店里看到。
杨女士:零售店的执业师人数太少了,而执业师大多又都是骨干。
所以还会兼任值班经理工作,担任培训、质量监管等,事儿就比较多,没法只在店里坐着答疑解惑,通常就由在店员工解答,他们解答不了的再问执业师。
北青报:为什么零售店的执业师数量这么缺?
杨女士:工资太低了,有执业师证的都去医院了,能去医院最好了。
还有去企批发公司的,总之工资都比零售店高。
专家观点
监管模式有待调整低收入等造成执业师缺岗
国家食监总局执业师资格认证中心专家顾问康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目前执业师市场存在如“注册率增长但在岗率低,更存在不真用、不能用和不够用”等问题,执业师监管模式有待调整。
中国师协会理事叶真更具体地谈了“不真用、不能用和不够用”的现象。“除了存在部分执业师‘挂靠’零售店的违法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执业师承担的工作远不止“咨询服务”,还有“质量管理”和对其他员工的培训等工作,“所以造成了执业师不能随时在店提供用咨询服务的现象”。叶真说,“这归根结底还是执业师太稀缺,我们企一年365天都在招聘执业师,但说真的,就算有人来应聘,也会因为工资低等原因而离开。”
据叶真介绍,北京的执业师平均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虽然是在零售店工作,但企不会给执业师安排销售任务,怕这会影响他们公正地推荐用,所以导致零售店的执业师收入普遍较低。”
内存
设置执业师为“指导合理用”
2007年颁布的《品流通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经营处方和甲类非处方的品零售企业,执业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和甲类非处方。
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5号),明确指出:到“十二五”末(2015年),所有零售店和医院房营业时要有执业师指导合理用,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售资格。
针对执业师数量紧缺的情况,上周,国家食监总局发布《关于现有从业师使用管理问题的通知》表示,由于执业师数量不足等原因,目前难以实现,因此未来五年执行从业师过渡政策,有条件地延长现有从业师资格期限至2020年,但新开店仍需配备执业师。